交通开始拥堵、能源消耗增多、雾霾天气增多……面对日益凸显的“大城市病”,南京如何实现经济发展、城市管理和民生改善的新常态,拥有可持续性的“青山绿水”?在昨天召开的2014南京市长国际咨询会议上,来自美国、加拿大、德国等国家近20名国外城市市长代表和专家学者为南京出谋划策,南京市长缪瑞林向他们“讨教城市病药方”,同时进行了交流互动。
会上,缪瑞林透露说,当前南京正在着手推动两件事情:一是启动江北新区的开发建设,二是启动“十三五”规划的编制工作。金陵晚报记者了解到,《南京江北新区2049战略规划暨2030总体规划》即将公示,浦口片区、高新-大厂片区、雄州片区是江北新区中心城区的三大片区。据了解,南京市“十三五”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编制《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》,“十三五”专项规划,各区、江北新区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。按照进度计划安排,明年全年将进行规划纲要编制。
缪瑞林说,刚刚精彩圆满闭幕的南京青奥会,向世界展示了一个“不一样”的南京,充分证明环境质量可防可控,启示我们事在人为、大有可为。他表示,如何在新常态下,让南京的天更蓝、水更清、山更绿、空气更清新,是我们一直的追求,南京也将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、下更大的力气,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模式。
●国外经验
建议南京设立首席持续发展官
“必须有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南京生态文明的决策和实施之中。”原联合国主管科技助理秘书长、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成员、诺贝尔和平奖共同获得者春大地建议,南京可以考虑设立首席持续发展官一职,该职位隶属于市长领导班子,首席持续发展官可以帮助整合协调实现维持城市可持续性的活动。另一个建议就是定期发布南京城市可持续性报告。
灵活上班时间实现“错时出行”
会上,一些城市的代表分享了治堵的“药方”。在国外有的城市会征收交通拥堵费,此外,车辆长期停在原地不动也有惩罚措施。同时,不少代表提出应该鼓励市民选择电动车和自行车出行。此外,春大地还建议,政府可以考虑通过错时出行的方式调整改善。
欧盟实施“绿色首都”计划
来自欧盟委员会环境司全球和地区事务及环境与气候变化计划主任、芬兰创新基金会高级顾问蒂莫·马克拉介绍,欧盟已开始实施一项特殊的“欧盟绿色首都”计划,目的是奖励年度环保成效最高的城市。目前已有6个城市获得这一称号。比如明年将获得绿色首都称号的英国布里斯托尔,每个孩子名下都有一棵树,通过鼓励植树造林打造绿色都市。